<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宋媛媛" 3條結果
    • 護理研究生教育中開設高級護理實踐課程的探討

      目的探討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中高級護理實踐的課程內容與教學策略,以期為護理院校相關課程建設提供借鑒。方法建立課程教師團隊,設計高級護理實踐課程,在 2015、2016 級護理專業研究生中運行實施。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收集學生對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質量、課程價值、課程滿意度等方面的感知與評價。結果共納入 23 人。教師教學質量、課程價值、課程滿意度的平均得分分別為(93.48±1.01)、(51.04±4.88)、(17.00±2.28)分,均處于較高水平。訪談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為課程開設很有必要,各專科高級護理實踐對高級護理實踐總論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起到了有效延伸與補充。較之傳統講授,學生更喜歡小組討論與案例教學,希望增加相關見習或實踐。結論有必要在傳統高級護理實踐課程內容基礎上增加各專科高級護理實踐以及創設條件增加高級護理實踐見習或實踐,以強化學生對高級護理實踐的具象認識。研討式教學為首選教學方式。

      發表時間:2020-08-25 10: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腦卒中患者出院計劃研究進展

      因腦卒中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與并發癥多等特點,患者出院后極易再次入院,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科學規范的出院計劃能夠保證腦卒中患者獲得連續的醫療護理照護,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結局,對降低腦卒中疾病負擔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從出院計劃的發展與內涵、護理模式以及在國內外腦卒中患者中的實施現狀進行綜述,并對實施腦卒中出院計劃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建議,以期為科學規范的腦卒中疾病管理提供參考。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無線可穿戴設備連續監測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后患者基本生命體征的前瞻性自身對照研究

      目的探究利用無線可穿戴監護設備連續監測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后患者基本生命體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納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23年5—8月期間行胸腔鏡肺癌切除手術患者,術后同時利用無線可穿戴和傳統有線設備監測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分別利用Spearman相關分析、配對樣本t檢驗和比值Bland-Altman法檢驗兩種設備測得的監測數據的相關性、差異性和一致性;通過計算無線設備12 h內有效監護率,檢驗其連續監護的可靠性。結果共納入20例患者,平均年齡(46.20±11.52)歲。兩種設備采集的基本生命體征數據均顯著相關(P<0.001),其中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無線設備測得心率略低(\begin{document}$ \stackrel{-}{d} $\end{document}=?0.307±1.073,P<0.001),血壓(\begin{document}$ \stackrel{-}{d} $\end{document}=1.259±5.354,P<0.001)和體溫(\begin{document}$ \stackrel{-}{d} $\end{document}=0.115±0.231,P<0.001)略高;兩種設備采集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壓及體溫的比值均值分別為:0.996、1.004、1.000、1.014、1.003,各指標的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和95%LoA的95%置信區間均在臨床可接受范圍內;各指標12 h內有效監護率均在98%以上。結論利用無線可穿戴監護設備對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后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連續監測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后續大規模臨床應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安全保障。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qun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