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紋肌溶解致急性腎損傷(rhabdomyolysis-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RIAKI)是重癥監護病房的一種嚴重臨床疾病,有著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特點。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是 RIAKI 的常見治療方式。目前尚無指南指導 CRRT 在 RIAKI 中的應用,針對這一難題,該文對 CRRT 治療 RIAKI 的優勢與局限性,以及在治療時機、治療模式、治療劑量與濾過膜的選擇方面的新觀點與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目的是為 RIAKI 患者提供 CRRT 治療的理論指導。
引用本文: 陳欣谷, 周曉霜.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在橫紋肌溶解致急性腎損傷中的研究進展. 華西醫學, 2023, 38(10): 1590-1594. doi: 10.7507/1002-0179.202307014 復制
橫紋肌溶解致急性腎損傷(rhabdomyolysis-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RIAKI)是橫紋肌溶解癥(rhabdomyolysis, RM)引起的一種危及生命的并發癥。RM 由骨骼肌損傷和隨后的分解產物釋放到循環中引起,可有多種病因,如地震或爆炸造成的擠壓傷、劇烈運動,以及各種形式的缺血再灌注損傷[1]。當骨骼肌內容物進入循環,可引起鉀離子、肌紅蛋白、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 CK)和乳酸脫氫酶等物質的釋放和累積。而肌紅蛋白及其攜氧部分血紅蛋白可對近端小管細胞直接損傷,并且腎缺血和血紅蛋白超載可通過激活補體間接導致腎臟損傷,這就引起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發生,即 RIAKI[2]。AKI 是 RM 的常見并發癥,在一項包含 111085 例 RM 患者的大型研究中,24.0% 的患者并發 AKI[3],并且 AKI 的發生會增加 RM 患者的病死率[4]。面對如此嚴峻的流行病學現狀,RIAKI 有了更大的治療要求和更高的治療需求。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在 RIAKI 的血液凈化治療中經常使用,但目前關于 CRRT 在實際治療 RIAKI 中的優勢與不足、介入時機、治療模式、治療劑量與濾過膜的選擇方面暫無定論。因此,我們對此方面的新觀點與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旨在為 RIAKI 患者提供 CRRT 治療的理論指導。
1 CRRT 治療 RIAKI 的優勢與局限性
目前,用于去除肌紅蛋白的血液凈化治療主要包括 CRRT 和間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IHD)、血漿置換和血液灌流。CRRT 是指每日 24 h 或接近 24 h 進行血液凈化,可以溫和地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和清除過量的尿毒癥毒素,因此理論上,與 IHD 相比,CRRT 能夠更好地維持穩定的血流動力學和機體穩態[5]。并且相關研究表明,IHD 可用于快速有效地糾正危及生命的電解質異常,但在嚴重的 RM 患者中,IHD 可能會引起反彈性高鉀血癥和酸中毒[6]。目前關于血漿置換術在 RIAKI 中的應用文獻很少,其中也有血漿置換成功消除 RIAKI 患者血紅蛋白的報道[7]。但單獨使用血漿置換對血紅蛋白清除效率較低,并且近年來血液凈化技術不斷發展,因此在 RIAKI 患者中血漿置換的單獨使用越來越少。近些年發現,使用血漿置換聯合 CRRT 可達到快速清除毒素的效果,Moresco 等[8]報道了一例嚴重的 RM 患者在血漿置換聯合 CRRT 治療的 24 h 內,CK 水平降低了 50% 以上,肌紅蛋白水平降低了 80% 以上。血液灌流也可與 CRRT 聯合應用于 RIAKI 的治療,但與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filtration, CVVHDF)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相比,CVVHDF 聯合血漿置換治療能更有效地清除毒素和降低炎癥介質水平[9]。盡管目前尚無證據證明 CRRT 與其他血液凈化模式相比存在預后方面的優勢,但 CRRT 能夠快速去除 RIAKI 患者體內血紅蛋白、CK 等毒素,與血漿置換、血液灌流等模式聯用可以進一步加快毒素的清除。因此,CRRT 在 RIAKI 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然而,CRRT 在 RIAKI 治療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低質量證據表明,對于 RM 患者,CRRT 在肌紅蛋白清除率、腎功能恢復、改善橫紋肌溶解方面比常規療法如利尿、堿化尿液、IHD 有一些優勢,但 CRRT 并未降低病死率或 AKI 等不良事件發生率[10]。并且與常規療法相比,CRRT 治療可能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如透析不平衡綜合征、透析反應和血流動力學改變等[11]。此外,多種機制在 RIAKI 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 CRRT 僅可發揮去除肌紅蛋白和部分炎癥介質等對癥治療的作用,并不能達到從機制方面減少腎臟損傷的效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在 RIAKI 的精準治療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一項動物研究發現,巨蛋白(megalin)作為一種內吞轉運蛋白,在腎近端小管處內吞肌紅蛋白從而損傷腎近端小管細胞,與正常小鼠相比,巨蛋白敲除小鼠發生 RM 后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減少、近端小管損傷減輕、損傷后 24 h 腎細胞凋亡減少,而西司他丁是一種巨蛋白抑制劑,可以通過干擾巨蛋白在近端小管處內吞肌紅蛋白從而改善 RIAKI[12]。針對 RIAKI 中的炎癥發生機制,有動物實驗表明,骨膜蛋白作為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通過激活核因子-κB 通路參與炎癥的發生,是 AKI 的正向調節因子[13]。另一項動物實驗顯示,烏司他丁可通過抑制 Toll 樣受體 4/核轉錄因子信號通路抑制炎癥和細胞凋亡,緩解 RIAKI[14]。這些都可能為防治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展提供新的治療策略,成為新的治療方法,彌補 CRRT 治療過程中的不足。
2 CRRT 治療 RIAKI 的開始與終止時機
2.1 開始時機
在 RM 患者中,肌紅蛋白的不斷累積進而攻擊腎臟會造成 AKI 的發生,因此,盡早去除肌紅蛋白可以防止 AKI 的發生或減緩 AKI 的進展。但目前并無研究證實,對于未發生 AKI 的 RM 患者,早期的血液凈化治療較常規藥物治療能否更有效地預防 AKI 的發生。早期的研究認為,RIAKI 患者血液凈化的開始時機不應由肌紅蛋白或 CK 血清濃度來決定,而應由腎臟損害程度來決定,當出現危及生命的高鉀血癥、高鈣血癥、高氮血癥、無尿或對利尿劑治療無反應的容量負荷過重,應及時開始血液凈化治療[15]。但后來的一項研究顯示,初始 CK 升高與 AKI 風險增加相關,而腎臟替代治療和死亡風險之間的關系尚不明確[16]。因此是否將 CK 與血紅蛋白水平作為 RIAKI 患者開始血液凈化治療的評判標準值得思考。近年來一項研究表明,與 CK 值高峰 4.8 h 后開始 CRRT 相比,在 CK 值高峰 4.8 h 前開始 CRRT,可降低 RM 患者 90 d 內的病死率[17]。而大多數研究認為 RIAKI 患者早期 CRRT 治療能夠改善預后。一項 CRRT 用于蜂蜇傷致 RIAKI 治療的研究發現,早期積極的 CRRT 干預能明顯改善患者預后[18]。此外,一項動物實驗發現,在 RM 早期即 RM 模型建成 2 h 后進行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治療可改善腎線粒體功能、抑制細胞凋亡從而保護腎臟,但該研究并未證實早期 CVVH 治療能否預防 AKI 的發生[19]。早期的血液凈化治療是否較常規藥物治療能更有效地預防 AKI 的發生目前尚無定論,仍需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2.2 終止時機
對于 AKI 患者,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提出建議,在腎功能恢復到可以滿足患者需求、導致 AKI 的因素已去除,或因為腎臟替代治療不再符合治療需要時,停止腎臟替代治療[20]。但 RIAKI 患者有較高的 CK 和肌紅蛋白水平,終止使用 CRRT 時是否將 CK 和肌紅蛋白納入評判標準也是需要關注的方面,當前相關的研究仍較少。CK 的升高可以反映橫紋肌的溶解,但并不會對腎臟造成損傷;而肌紅蛋白可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持續性和潛在永久性損傷,消除肌紅蛋白可以避免其在腎臟中的沉積,避免永久性腎臟損傷[21]。在一項納入 86 例 RIAKI 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研究者以尿量≥1000 mL、血清肌酐≤265 μmol/L 作為 CRRT 終止的指征,根據 CK 水平分組進行對照,發現 CRRT 終止時 CK 水平與患者的預后不相關,因此認為,當腎功能恢復到可以清除分解代謝產物時即可停止 CRRT 治療,終止使用 CRRT 時無需考慮 CK 水平[22]。而肌紅蛋白水平是否可作為 CRRT 終止治療的指標,仍需進一步探究。
3 CRRT 治療 RIAKI 的濾過膜選擇
由于肌紅蛋白的分子量是 17 kDa,普通的低通量濾過膜無法將肌紅蛋白濾出,使用高通量膜和近年來發展的新型濾過膜如高截留量(high cut-off, HCO)膜、特異性細胞因子吸附劑(Cytosorb?)、中截留量(medium cut-off, MCO)膜進行 CRRT 治療為減少 RIAKI 患者腎損害提供了很大幫助。高通量膜在 RIAKI 中的應用廣泛,既可用于 RIAKI 的治療又可用于預防 RM 患者 AKI 的發生[23]。HCO 膜可以更好地去除血紅蛋白,多項研究將使用 HCO 膜透析器與使用標準的高通量透析器治療效果相比,證實了 HCO 膜清除血紅蛋白的效果更好[24-25]。Cytosorb? 作為一種新型濾過膜,具有高效性。相關研究證實,Cytosorb? 可清除 55 kDa 及以下的疏水分子,將 Cytosorb? 整合到高通量透析器可以快速消除 RIAKI 患者肌紅蛋白,但由于 CK 的分子量為 80 kDa,所以 Cytosorb? 并不能清除 CK[21]。Cytosorb? 不僅可用于肌紅蛋白的清除,而且對于出現炎癥反應的 RM 患者,Cytosorb? 還可同時清除部分炎癥因子。在一項病例報道中,一例 14 歲男性患兒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出現兒童多系統炎癥綜合征和 RIAKI,在將血液吸附柱 Cytosorb? 整合到 CRRT 回路后,患兒肌紅蛋白和部分細胞因子被快速去除[26]。Moresco 等[8]指出,單獨使用 Cytosorb? 或將 Cytosorb? 整合到 CRRT 回路不僅可以治療 RIAKI,而且可以幫助 RM 患者預防 AKI 的發生。最近的一項研究對比了用于治療 RIAKI 的血液凈化的 3 種濾過膜 HCO 膜、MCO 膜、Cytosorb?,結果顯示,HCO 膜可有效降低肌紅蛋白水平,但同時也導致白蛋白大量丟失;對于需要去除細胞因子的患者,Cytosorb? 可同時降低細胞因子和肌紅蛋白水平,并且表面積非常大,吸附劑不會很快飽和;而新型 MCO 膜可能是治療嚴重 RIAKI 的最佳模式,可以有效去除肌紅蛋白,并且不會引起白蛋白丟失從而避免補充白蛋白[27]。此外,一項研究使用 MCO 膜 EMiC2 對 RIAKI 患者進行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 CVVHD),結果顯示,氨基末端腦利尿鈉肽前體和降鈣素原的清除率較低,而兩者作為細菌性感染和心臟損傷的標志物,可在血液凈化治療的同時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28]。由此可見,CRRT 的濾過膜在不斷升級,使得 RIAKI 的治療效果也不斷提高。
4 CRRT 治療 RIAKI 的模式與劑量
CRRT 根據機制的不同,分為通過對流去除溶質的 CVVH、通過彌散去除溶質的 CVVHD 和結合彌散與對流的 CVVHDF,而對流比擴散能更好地去除較大分子量的溶質,因此,CVVH 和 CVVHDF 常用于 RIAKI 的治療[10]。研究表明,與 CVVH 相比,CVVHDF 會降低中大分子的清除率,不會影響小分子溶質清除率[29]。而一項 CRRT 治療 RIAKI 的研究發現,CVVHDF 對小分子的清除效果好,CVVH 對中、大分子的清除率更佳[30]。在一項病例報道中,一例嚴重低鈉血癥引起的 RIAKI 患者的治療選用了 2 種 CRRT 治療模式,由于快速糾正嚴重的低鈉血癥可能會導致嚴重并發癥,所以選用 CVVH 治療使鈉離子濃度逐漸升高,直至血清鈉>125 mmol/L 更換為 CVVHDF 治療,將該患者成功救治[6]。由此可見,合理發揮 CRRT 不同治療模式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救治 RIAKI 患者。
關于 CRRT 治療 AKI 的劑量,早在 2000 年,Ronco 等[31]針對 CRRT 不同劑量進行的隨機對照研究表明 CRRT 劑量大于 35 mL/(kg·h)可降低 AKI 患者的病死率,由此提出對于 AKI 患者 CRRT 推薦劑量至少達到 35 mL/(kg·h)。然而后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增加血液凈化治療劑量并未降低 AKI 患者病死率或改善腎功能的恢復[32-34]。KDIGO AKI 臨床實踐指南和急性疾病質量倡議(Acute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 ADQI)指南均推薦的 CRRT 劑量為 20~25 mL/(kg·h)[35-36]。然而,在臨床工作中,不同患者還應根據病情的需要調整治療劑量,RM 患者體內產生大量肌紅蛋白,需要清除大量毒素,因此要加大治療劑量。一項動物實驗為研究早期 CVVH 對急性腎損傷的保護作用,將實驗犬分為對照組、RM 組、RM 高劑量 CVVH 治療組即 50 mL/(kg·h)、RM 模型低劑量 CVVH 治療組即 30 mL/(kg·h)4 組,結果顯示早期 CVVH 對腎臟的保護作用與劑量成正比[19]。除此之外,ADQI 指南指出,精準的 CRRT 治療劑量應根據病情及治療需要動態調整,處方劑量的評估不少于每 24 小時 1 次[36]。由此可見,目前關于 CRRT 治療 RIAKI 劑量選擇的研究相對欠缺,仍需進一步探索。
5 小結
綜上所述,CRRT 作為 RIAKI 患者主要的血液凈化治療方式,在 RIAKI 中應用廣泛,近年來一些新技術應用于 CRRT 的治療,為 RIAKI 患者的治療提供了很大幫助。然而,關于 RIAKI 患者 CRRT 治療時機、治療模式與劑量方面仍存在爭議,今后需要更多高質量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證據來精準指導 RIAKI 患者的 CRRT 治療。此外,在 CRRT 治療 RIAKI 的實踐中,應將理論與患者的具體病情結合,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橫紋肌溶解致急性腎損傷(rhabdomyolysis-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RIAKI)是橫紋肌溶解癥(rhabdomyolysis, RM)引起的一種危及生命的并發癥。RM 由骨骼肌損傷和隨后的分解產物釋放到循環中引起,可有多種病因,如地震或爆炸造成的擠壓傷、劇烈運動,以及各種形式的缺血再灌注損傷[1]。當骨骼肌內容物進入循環,可引起鉀離子、肌紅蛋白、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 CK)和乳酸脫氫酶等物質的釋放和累積。而肌紅蛋白及其攜氧部分血紅蛋白可對近端小管細胞直接損傷,并且腎缺血和血紅蛋白超載可通過激活補體間接導致腎臟損傷,這就引起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發生,即 RIAKI[2]。AKI 是 RM 的常見并發癥,在一項包含 111085 例 RM 患者的大型研究中,24.0% 的患者并發 AKI[3],并且 AKI 的發生會增加 RM 患者的病死率[4]。面對如此嚴峻的流行病學現狀,RIAKI 有了更大的治療要求和更高的治療需求。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在 RIAKI 的血液凈化治療中經常使用,但目前關于 CRRT 在實際治療 RIAKI 中的優勢與不足、介入時機、治療模式、治療劑量與濾過膜的選擇方面暫無定論。因此,我們對此方面的新觀點與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旨在為 RIAKI 患者提供 CRRT 治療的理論指導。
1 CRRT 治療 RIAKI 的優勢與局限性
目前,用于去除肌紅蛋白的血液凈化治療主要包括 CRRT 和間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IHD)、血漿置換和血液灌流。CRRT 是指每日 24 h 或接近 24 h 進行血液凈化,可以溫和地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和清除過量的尿毒癥毒素,因此理論上,與 IHD 相比,CRRT 能夠更好地維持穩定的血流動力學和機體穩態[5]。并且相關研究表明,IHD 可用于快速有效地糾正危及生命的電解質異常,但在嚴重的 RM 患者中,IHD 可能會引起反彈性高鉀血癥和酸中毒[6]。目前關于血漿置換術在 RIAKI 中的應用文獻很少,其中也有血漿置換成功消除 RIAKI 患者血紅蛋白的報道[7]。但單獨使用血漿置換對血紅蛋白清除效率較低,并且近年來血液凈化技術不斷發展,因此在 RIAKI 患者中血漿置換的單獨使用越來越少。近些年發現,使用血漿置換聯合 CRRT 可達到快速清除毒素的效果,Moresco 等[8]報道了一例嚴重的 RM 患者在血漿置換聯合 CRRT 治療的 24 h 內,CK 水平降低了 50% 以上,肌紅蛋白水平降低了 80% 以上。血液灌流也可與 CRRT 聯合應用于 RIAKI 的治療,但與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filtration, CVVHDF)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相比,CVVHDF 聯合血漿置換治療能更有效地清除毒素和降低炎癥介質水平[9]。盡管目前尚無證據證明 CRRT 與其他血液凈化模式相比存在預后方面的優勢,但 CRRT 能夠快速去除 RIAKI 患者體內血紅蛋白、CK 等毒素,與血漿置換、血液灌流等模式聯用可以進一步加快毒素的清除。因此,CRRT 在 RIAKI 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然而,CRRT 在 RIAKI 治療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低質量證據表明,對于 RM 患者,CRRT 在肌紅蛋白清除率、腎功能恢復、改善橫紋肌溶解方面比常規療法如利尿、堿化尿液、IHD 有一些優勢,但 CRRT 并未降低病死率或 AKI 等不良事件發生率[10]。并且與常規療法相比,CRRT 治療可能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如透析不平衡綜合征、透析反應和血流動力學改變等[11]。此外,多種機制在 RIAKI 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 CRRT 僅可發揮去除肌紅蛋白和部分炎癥介質等對癥治療的作用,并不能達到從機制方面減少腎臟損傷的效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在 RIAKI 的精準治療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一項動物研究發現,巨蛋白(megalin)作為一種內吞轉運蛋白,在腎近端小管處內吞肌紅蛋白從而損傷腎近端小管細胞,與正常小鼠相比,巨蛋白敲除小鼠發生 RM 后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減少、近端小管損傷減輕、損傷后 24 h 腎細胞凋亡減少,而西司他丁是一種巨蛋白抑制劑,可以通過干擾巨蛋白在近端小管處內吞肌紅蛋白從而改善 RIAKI[12]。針對 RIAKI 中的炎癥發生機制,有動物實驗表明,骨膜蛋白作為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通過激活核因子-κB 通路參與炎癥的發生,是 AKI 的正向調節因子[13]。另一項動物實驗顯示,烏司他丁可通過抑制 Toll 樣受體 4/核轉錄因子信號通路抑制炎癥和細胞凋亡,緩解 RIAKI[14]。這些都可能為防治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展提供新的治療策略,成為新的治療方法,彌補 CRRT 治療過程中的不足。
2 CRRT 治療 RIAKI 的開始與終止時機
2.1 開始時機
在 RM 患者中,肌紅蛋白的不斷累積進而攻擊腎臟會造成 AKI 的發生,因此,盡早去除肌紅蛋白可以防止 AKI 的發生或減緩 AKI 的進展。但目前并無研究證實,對于未發生 AKI 的 RM 患者,早期的血液凈化治療較常規藥物治療能否更有效地預防 AKI 的發生。早期的研究認為,RIAKI 患者血液凈化的開始時機不應由肌紅蛋白或 CK 血清濃度來決定,而應由腎臟損害程度來決定,當出現危及生命的高鉀血癥、高鈣血癥、高氮血癥、無尿或對利尿劑治療無反應的容量負荷過重,應及時開始血液凈化治療[15]。但后來的一項研究顯示,初始 CK 升高與 AKI 風險增加相關,而腎臟替代治療和死亡風險之間的關系尚不明確[16]。因此是否將 CK 與血紅蛋白水平作為 RIAKI 患者開始血液凈化治療的評判標準值得思考。近年來一項研究表明,與 CK 值高峰 4.8 h 后開始 CRRT 相比,在 CK 值高峰 4.8 h 前開始 CRRT,可降低 RM 患者 90 d 內的病死率[17]。而大多數研究認為 RIAKI 患者早期 CRRT 治療能夠改善預后。一項 CRRT 用于蜂蜇傷致 RIAKI 治療的研究發現,早期積極的 CRRT 干預能明顯改善患者預后[18]。此外,一項動物實驗發現,在 RM 早期即 RM 模型建成 2 h 后進行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治療可改善腎線粒體功能、抑制細胞凋亡從而保護腎臟,但該研究并未證實早期 CVVH 治療能否預防 AKI 的發生[19]。早期的血液凈化治療是否較常規藥物治療能更有效地預防 AKI 的發生目前尚無定論,仍需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2.2 終止時機
對于 AKI 患者,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提出建議,在腎功能恢復到可以滿足患者需求、導致 AKI 的因素已去除,或因為腎臟替代治療不再符合治療需要時,停止腎臟替代治療[20]。但 RIAKI 患者有較高的 CK 和肌紅蛋白水平,終止使用 CRRT 時是否將 CK 和肌紅蛋白納入評判標準也是需要關注的方面,當前相關的研究仍較少。CK 的升高可以反映橫紋肌的溶解,但并不會對腎臟造成損傷;而肌紅蛋白可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持續性和潛在永久性損傷,消除肌紅蛋白可以避免其在腎臟中的沉積,避免永久性腎臟損傷[21]。在一項納入 86 例 RIAKI 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研究者以尿量≥1000 mL、血清肌酐≤265 μmol/L 作為 CRRT 終止的指征,根據 CK 水平分組進行對照,發現 CRRT 終止時 CK 水平與患者的預后不相關,因此認為,當腎功能恢復到可以清除分解代謝產物時即可停止 CRRT 治療,終止使用 CRRT 時無需考慮 CK 水平[22]。而肌紅蛋白水平是否可作為 CRRT 終止治療的指標,仍需進一步探究。
3 CRRT 治療 RIAKI 的濾過膜選擇
由于肌紅蛋白的分子量是 17 kDa,普通的低通量濾過膜無法將肌紅蛋白濾出,使用高通量膜和近年來發展的新型濾過膜如高截留量(high cut-off, HCO)膜、特異性細胞因子吸附劑(Cytosorb?)、中截留量(medium cut-off, MCO)膜進行 CRRT 治療為減少 RIAKI 患者腎損害提供了很大幫助。高通量膜在 RIAKI 中的應用廣泛,既可用于 RIAKI 的治療又可用于預防 RM 患者 AKI 的發生[23]。HCO 膜可以更好地去除血紅蛋白,多項研究將使用 HCO 膜透析器與使用標準的高通量透析器治療效果相比,證實了 HCO 膜清除血紅蛋白的效果更好[24-25]。Cytosorb? 作為一種新型濾過膜,具有高效性。相關研究證實,Cytosorb? 可清除 55 kDa 及以下的疏水分子,將 Cytosorb? 整合到高通量透析器可以快速消除 RIAKI 患者肌紅蛋白,但由于 CK 的分子量為 80 kDa,所以 Cytosorb? 并不能清除 CK[21]。Cytosorb? 不僅可用于肌紅蛋白的清除,而且對于出現炎癥反應的 RM 患者,Cytosorb? 還可同時清除部分炎癥因子。在一項病例報道中,一例 14 歲男性患兒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出現兒童多系統炎癥綜合征和 RIAKI,在將血液吸附柱 Cytosorb? 整合到 CRRT 回路后,患兒肌紅蛋白和部分細胞因子被快速去除[26]。Moresco 等[8]指出,單獨使用 Cytosorb? 或將 Cytosorb? 整合到 CRRT 回路不僅可以治療 RIAKI,而且可以幫助 RM 患者預防 AKI 的發生。最近的一項研究對比了用于治療 RIAKI 的血液凈化的 3 種濾過膜 HCO 膜、MCO 膜、Cytosorb?,結果顯示,HCO 膜可有效降低肌紅蛋白水平,但同時也導致白蛋白大量丟失;對于需要去除細胞因子的患者,Cytosorb? 可同時降低細胞因子和肌紅蛋白水平,并且表面積非常大,吸附劑不會很快飽和;而新型 MCO 膜可能是治療嚴重 RIAKI 的最佳模式,可以有效去除肌紅蛋白,并且不會引起白蛋白丟失從而避免補充白蛋白[27]。此外,一項研究使用 MCO 膜 EMiC2 對 RIAKI 患者進行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 CVVHD),結果顯示,氨基末端腦利尿鈉肽前體和降鈣素原的清除率較低,而兩者作為細菌性感染和心臟損傷的標志物,可在血液凈化治療的同時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28]。由此可見,CRRT 的濾過膜在不斷升級,使得 RIAKI 的治療效果也不斷提高。
4 CRRT 治療 RIAKI 的模式與劑量
CRRT 根據機制的不同,分為通過對流去除溶質的 CVVH、通過彌散去除溶質的 CVVHD 和結合彌散與對流的 CVVHDF,而對流比擴散能更好地去除較大分子量的溶質,因此,CVVH 和 CVVHDF 常用于 RIAKI 的治療[10]。研究表明,與 CVVH 相比,CVVHDF 會降低中大分子的清除率,不會影響小分子溶質清除率[29]。而一項 CRRT 治療 RIAKI 的研究發現,CVVHDF 對小分子的清除效果好,CVVH 對中、大分子的清除率更佳[30]。在一項病例報道中,一例嚴重低鈉血癥引起的 RIAKI 患者的治療選用了 2 種 CRRT 治療模式,由于快速糾正嚴重的低鈉血癥可能會導致嚴重并發癥,所以選用 CVVH 治療使鈉離子濃度逐漸升高,直至血清鈉>125 mmol/L 更換為 CVVHDF 治療,將該患者成功救治[6]。由此可見,合理發揮 CRRT 不同治療模式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救治 RIAKI 患者。
關于 CRRT 治療 AKI 的劑量,早在 2000 年,Ronco 等[31]針對 CRRT 不同劑量進行的隨機對照研究表明 CRRT 劑量大于 35 mL/(kg·h)可降低 AKI 患者的病死率,由此提出對于 AKI 患者 CRRT 推薦劑量至少達到 35 mL/(kg·h)。然而后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增加血液凈化治療劑量并未降低 AKI 患者病死率或改善腎功能的恢復[32-34]。KDIGO AKI 臨床實踐指南和急性疾病質量倡議(Acute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 ADQI)指南均推薦的 CRRT 劑量為 20~25 mL/(kg·h)[35-36]。然而,在臨床工作中,不同患者還應根據病情的需要調整治療劑量,RM 患者體內產生大量肌紅蛋白,需要清除大量毒素,因此要加大治療劑量。一項動物實驗為研究早期 CVVH 對急性腎損傷的保護作用,將實驗犬分為對照組、RM 組、RM 高劑量 CVVH 治療組即 50 mL/(kg·h)、RM 模型低劑量 CVVH 治療組即 30 mL/(kg·h)4 組,結果顯示早期 CVVH 對腎臟的保護作用與劑量成正比[19]。除此之外,ADQI 指南指出,精準的 CRRT 治療劑量應根據病情及治療需要動態調整,處方劑量的評估不少于每 24 小時 1 次[36]。由此可見,目前關于 CRRT 治療 RIAKI 劑量選擇的研究相對欠缺,仍需進一步探索。
5 小結
綜上所述,CRRT 作為 RIAKI 患者主要的血液凈化治療方式,在 RIAKI 中應用廣泛,近年來一些新技術應用于 CRRT 的治療,為 RIAKI 患者的治療提供了很大幫助。然而,關于 RIAKI 患者 CRRT 治療時機、治療模式與劑量方面仍存在爭議,今后需要更多高質量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證據來精準指導 RIAKI 患者的 CRRT 治療。此外,在 CRRT 治療 RIAKI 的實踐中,應將理論與患者的具體病情結合,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