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葛圣林等" 1條結果
    • 改良Carpentier法矯治三尖瓣下移畸形

      目的探討改良 Carpentier法矯治三尖瓣下移畸形( Ebstein畸形)的手術方法,總結其臨床經驗。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06年 6月至 2010年 8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3例 Ebstein畸形患者手術治療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6例,女 7例;年齡( 26.8±13.5)歲。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 Carpentier法矯治,手術方法包括:切除部分房化右心室,折疊環縮三尖瓣瓣環至適當的大小,用自體心包片擴大后瓣葉 /隔瓣葉,移位縫合切下的部分前瓣葉(向內旋轉后)、后瓣及隔瓣葉縫至正常的瓣環水平,移位相應的乳頭肌、腱索,擴大修復瓣葉,加固瓣環,并矯正其他合并的心血管畸形。結果所有患者術后均恢復順利,無死亡。超聲心動圖提示:三尖瓣功能良好,三尖瓣瓣葉均在正常位置;三尖瓣有輕度至中度反流 3例,無反流或有輕微反流 10例。心功能分級( NYHA)I~Ⅱ級。所有患者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 3~15個月,平均 8個月。術后 3個月和 1年分別復查超聲心動圖提示:三尖瓣啟閉及右心室功能良好,三尖瓣無明顯反流 12例,1例出院時三尖瓣有中度反流患者轉為輕度反流。所有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或工作。結論改良 Carpentier法矯治 Ebstein畸形有較好的近期療效,該手術方法切除無功能的房化右心室后重新縫合塑形,有利于右心室形態重建和功能恢復,通過自體心包片擴大瓣葉、充分的瓣葉移位及后乳頭肌、腱索移位重建可達到良好的瓣膜成形效果。

      發表時間:2016-08-30 05:4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qun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