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腹膜腔注射" 1條結果
    • 氣管內滴入與腹膜腔注射脂多糖致肺組織炎癥損傷的動態變化比較

      目的比較氣管內滴入脂多糖與腹膜腔注射脂多糖兩種不同方法復制的急性肺損傷小鼠模型的生理、病理特點及動態變化。 方法BALB/c 小鼠麻醉后分別經氣管內滴入脂多糖(5 mg/kg)和經腹膜腔內注射脂多糖(5 mg/kg)。在脂多糖處理后第 1、2、6、12、18、24、48 h 處死小鼠,通過檢測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肺濕/干重比值和肺組織病理半定量評分評價呼吸系統損傷程度,ELISA 法檢測血清與 BALF 上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濃度以了解全身與肺局部炎癥反應程度。 結果兩組脂多糖處理小鼠的 BALF 中蛋白含量、肺濕/干重比值、血清/BALF 中 TNF-α 濃度均增高。腹膜腔注射脂多糖小鼠肺濕/干重比值較氣管滴入脂多糖小鼠高,其余上述指標在兩組間無顯著差異。兩組小鼠在脂多糖處理后肺組織炎癥細胞浸潤、肺泡間隔增寬、肺組織病理半定量評分均明顯增高,以氣管內滴入組病理損傷較顯著。 結論氣管內滴入脂多糖與腹腔注射脂多糖均可引起肺局部炎癥與組織損傷,兩種模型病理損傷程度差異較大,自身好轉趨勢不同,應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模型復制方法。

      發表時間:2017-05-25 11: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qun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