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男性外生殖器" 1條結果
    • 男性外生殖器分區與創面修復的臨床研究

      目的探究適合臨床的男性外生殖器亞單位分區,及在其指導下的大面積缺損修復的臨床療效。方法根據男性外生殖器解剖與功能特點,提出亞單位分區方案:Ⅰ 區,陰莖龜頭部;Ⅱ 區,陰莖體部;Ⅲ 區,陰囊部;Ⅳ 區,陰阜部。納入 2017 年 4 月—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2 例男性外生殖器軟組織缺損患者,年齡 57~66 歲,平均 60.9 歲。病程 2~5 年,平均 2.7 年。創面累及 Ⅰ 區 1 例,Ⅱ 區 7 例,Ⅲ 區 5 例,Ⅳ 區 8 例。術中軟組織缺損范圍 6 cm×4 cm~23 cm×16 cm。軟組織缺損原因:外傷 3 例,Paget 病 6 例,鱗狀細胞癌 2 例,梭形細胞瘤 1 例。根據分區設計相應的修復方案,以同區內鄰近旋轉及推進皮瓣、帶蒂皮瓣修復為主,缺損較大時輔以游離皮瓣移植、游離植皮、游離黏膜移植等修復創面。結果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6~13 個月,平均 8.6 個月。10 例患者修復術后皮瓣、植皮、黏膜移植均一期成活;1 例 Ⅲ 區陰囊部轉移皮瓣修復 Ⅱ 區缺損后發生感染,1 例游離股前外側皮瓣修復 Ⅲ 區缺損術后第 2 天出現遠端靜脈危象,予以積極處理后均好轉。12 例供、受區外觀均良好,局部感覺恢復滿意;10 例髖關節活動度良好,2 例髖關節活動稍感牽拉但不影響生活;所有患者排尿、排便功能正常,對治療效果均滿意。結論將男性外生殖器進行亞單位分區指導缺損的修復,可以更好地恢復生理外觀和功能,在臨床上有積極意義。

      發表時間:2020-11-02 06:2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qun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