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公共衛生決策流程調同,統一決策模式,2022年在世界衛生組織支持下,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聯合愛沙尼亞健康保險基金機構發布了對衛生決策生態系統的倡議。本文從該倡議的衛生決策生態系統模型出發,對模型中的流程和要素進行解讀,旨在為我國公共衛生循證決策提供參考。
目的 對衛生技術評估報告進行調查,分析發表特征和報告質量,探索衛生技術評估熱點。方法 計算機檢索Web of Science和CNKI數據庫,搜集數據完整的衛生技術評估報告,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3年1月。采用SPSS 26.0軟件對衛生技術評估報告的發表期刊、國家、作者數量、評估類型及評估內容等進行統計分析,利用INAHTA的衛生技術評估報告標準(2007版)進行報告質量評估,并用VOSviewer 1.6.11軟件進行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 共納入216篇文獻,其中158篇由中國作者發表,其報告數量在近四年呈快速增長趨勢。衛生技術社會適應性評價的報告率僅有17.13%。中文報告中,25篇為普通的衛生技術評估,35篇為快速衛生技術評估,3篇為迷你衛生技術評估。英文報告中,4篇為快速衛生技術評估,54篇為普通衛生技術評估。INAHTA報告標準的14個條目中,簡明摘要、問題描述和結果討論條目報告率高,分別為98.61%、94.91%和97.69%;人員職責、利益聲明和同行評審聲明等條目報告率低,分別為31.94%、19.44%和3.24%。英文文獻報告質量偏高。結論 近年來,我國衛生技術評估報告量呈上升趨勢,評估類型與應用范疇有所發展,但也存在報告不夠規范的問題。
目的系統評價公共衛生決策證據質量分級方法相關研究問題。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CBM和VIP數據庫,搜集公共衛生決策證據質量分級方法應用相關研究,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2年12月。根據SPIDER模型構建問題,采用CASP清單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利用主題綜合法對公共衛生決策證據質量分級方法的應用問題進行三級詮釋分析,建立問題條目池。結果共納入14篇文獻,涵蓋7個國家。GRADE是常用的證據質量分級方法。CASP評價結果顯示高質量研究8篇,中等質量研究4篇,低質量研究2篇。主題綜合法歸納出7類13個問題條目。結論現有的公共衛生決策證據質量分級方法存在證據來源多樣、復雜干預研究的證據等級被低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