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王欣文" 3條結果
    • 雙平面截骨術治療合并跖骨遠端關節面角增大的重度鰒外翻

      目的總結雙平面截骨術治療合并跖骨遠端關節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增大的重度踇外翻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 2014 年 6 月—2017 年 12 月收治并獲完整隨訪的 64 例(94 足)合并 DMAA 增大的重度踇外翻患者臨床資料。患者均接受雙平面截骨術(跖骨遠端 Reverdin 截骨術+跖骨近端開放楔形截骨術)聯合 Akin 截骨術及軟組織手術。男 10 例(15 足),女 54 例(79 足);年齡 26~66 歲,平均 44.5 歲。單側 34 例,雙側 30 例。參照美國矯形足踝協會(AOFAS)Maryland 跖趾關節評分系統評分為(54.3±7.4)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為(6.0±2.0)分。比較手術前后 AOFAS Maryland 跖趾關節評分系統評分及 VAS 評分,以及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 1-2 跖骨間角(first-second intermetatarsal angle,1-2IMA)、DMAA、第 1 跖骨長度(first metatarsal length,FML)。結果術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12~15 個月,平均 13.2 個月。4 足發生并發癥,其中踇僵硬、內側切口邊緣皮膚感覺麻木、轉移性跖痛、第 1 跖骨頭壞死各 1 足。術后 1 年 AOFAS Maryland 跖趾關節評分為(89.2±7.4)分,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8.427,P=0.000);其中優 78 足、良 12 足、中 3 足、差 1 足,優良率為 95.7%。VAS 評分為(1.5±2.0)分,較術前明顯改善(t=10.238,P=0.000)。X 線片復查顯示術后 3 個月截骨均達骨性愈合。術后 6 個月及 1 年 HVA、1-2IMA、DMAA 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1 年 FML 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36,P=0.863)。結論雙平面截骨術可以顯著改善合并 DMAA 增大的重度踇外翻患者臨床癥狀以及影像學參數,術后并發癥少。

      發表時間:2020-02-18 09:1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V形截骨聯合距下關節融合術治療StephensⅡ、Ⅲ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目的探討跟骨V形截骨聯合距下關節融合術治療StephensⅡ、Ⅲ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療效。 方法回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跟骨V形截骨聯合距下關節融合術治療的24例嚴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臨床資料。男20例,女4例;年齡33~60歲,平均42.8歲。跟骨骨折保守治療失敗19例,手術治療失敗5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Stephens分型:Ⅱ型14例,Ⅲ型10例。術前跟骨B?hler角4.0°~13.5°,平均8.6°;Gissane角100°~152°,平均119.3°。受傷至該次手術時間6~14個月,平均9.7個月。術前及末次隨訪時采用美國矯形足踝協會(AOFAS)踝與后足評分及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價療效;觀察骨愈合情況并記錄愈合時間,并測量距跟高度、距骨傾斜角、跟骨傾斜角、跟骨寬度及后足力線角。 結果術后3例出現切口皮緣壞死,經換藥及口服抗生素治療后痊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24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23個月,平均17.1個月。患者足部形態均恢復良好,穿鞋恢復至傷前尺碼,無前踝撞擊存在。所有患者均獲骨性愈合,愈合時間12~18周,平均14.1周。末次隨訪時,所有患者未發生鄰近關節退變;5例行走時足部偶有輕度疼痛,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無明顯影響;無患者需行翻修手術。AOFAS踝與后足評分較術前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獲優16例、良4例、中4例,優良率83.3%。VAS評分及跟骨傾斜角、距骨傾斜角、后足力線角、跟骨寬度及距跟高度均較術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結論 跟骨V形截骨聯合距下關節融合術可有效緩解后足疼痛,矯正距跟高度,恢復距骨傾斜角,降低距下關節融合術后骨不愈合風險。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經后外側“安全區”行平行螺釘治療HawkinsⅠ~Ⅲ型距骨頸部骨折的療效分析

      目的探討經后外側“安全區”行平行螺釘治療HawkinsⅠ~Ⅲ型距骨頸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35例距骨頸骨折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手術方式分為研究組(A組,14例,采用經皮后外側“安全區”行平行螺釘內固定)和對照組(B組,21例,采用傳統前側交叉螺釘切開復位內固定)。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側別、骨折Hawkins分型及受傷至手術時間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及Hawkins征情況;末次隨訪時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及美國矯形足踝協會(AOFAS)踝與后足評分評價患者疼痛及踝足功能改善情況;采用健康調查12項簡表(SF-12)評分評估整體生活質量,其分為軀體及心理兩部分評分;采用5分李克特量表法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價。 結果研究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3~35個月,平均20.6個月;兩組隨訪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骨愈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Hawkins征陽性率(83.33%)顯著高于對照組(33.3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后出現切口延遲愈合2例、骨缺血性壞死7例、關節退變3例、骨不連1例、內固定物激惹3例,研究組僅發生2例關節退變,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SF-12軀體和心理評分、AOFAS踝與后足評分以及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后外側“安全區”行平行螺釘治療HawkinsⅠ~Ⅲ型距骨頸骨折可獲得比傳統開放手術更好的臨床療效,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恢復快、患者滿意度高的優勢。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qun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