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右室心尖部" 1條結果
    • 右室流出道起搏對心功能影響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統評價右室流出道起搏對心功能的影響。 方法 計算機檢索Cochrane 圖書館(2008 年第4 期)、PubMed、EMbase,同時檢索CBM、CNKI、VIP 和萬方數據庫,檢索時間截至2010 年1 月,收集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與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比較對心功能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RCT),并按Cochrane 協作網推薦的方法進行質量評價、資料提取和Meta 分析。 結果 共納入16 個RCT,包括926 例患者。Meta 分析結果顯示:①左室射血分數:RVOT 組在3 個月和18 個月的左室射血分數均高于RV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WMD= 3.53,95%CI(1.02,6.04);WMD= 8.94,95%CI(7.35,10.52)]。② QRS 波時限:術后即時RVOT 組和RVA 組相比,QRS波時限有所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WMD= –22.42,95%CI(–31.05,–13.80)],然而3 個月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WMD= –13.88,95%CI(–29.75,2.00)]。③ 起搏參數:RVOT 組在術后即時的起搏閾值(V)高于RVA 組,而3 個月后,與RVA 組無差別。在感知閾值和阻抗方面,即時和術后3 個月時兩者之間均無差異。 結論 相對于心尖部起搏,雖然短期內右室流出道起搏可以提高心臟功能,但長期結果仍有待于觀察。限于目前研究對右室流出道起搏的長期結果報道不足,仍然需要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證實右室流出道起搏的優越性。

      發表時間:2016-09-07 11: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qun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