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切口出血" 1條結果
    • 彈性鉤線針縫合腹腔鏡手術小切口的臨床價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一種能夠預防腹腔鏡術后切口并發癥的簡單、實用及價廉的縫合方法。 方法 使用彈性鉤線針在腹腔鏡直視下縫合小切口,將用彈性鉤線針進行分層縫合切口的腹腔鏡手術患者3 120例設為研究組,將用傳統弧形針縫合的腹腔鏡手術患者3 120例設為對照組,比較 2 組患者術后切口疝和切口出血的發生率。 結果 研究組術后切口出血發生率為0.16%,其中上腹部手術為0.15%,下腹部手術為0.18%;對照組術后切口出血發生率為0.68%,其中上腹部手術為0.64%,下腹部手術為0.70%; 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術后切口出血的發生率顯著降低(P<0.05),下腹部手術術后切口出血的發生率也顯著降低(P<0.05)。研究組術后切口疝發生率為0.07%,其中上腹部手術為0,下腹部手術為0.12%,老年人手術為0.15%;對照組術后切口疝發生率為0.44%,其中上腹部手術為0.24%,下腹部手術為0.59%,老年人手術為0.99%;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術后切口疝的發生率顯著降低(P<0.05),下腹部手術術后切口疝的發生率也顯著降低(P<0.05)。 結論 使用彈性鉤線針在腹腔鏡直視下縫合小切口,能夠在不延長切口和不增加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將腹膜層和肌層對位縫合,能夠發現并縫合結扎切口處合并存在的隱匿疝和腹壁缺損,從而能夠顯著降低腹腔鏡術后切口疝和切口出血的發生率。

      發表時間:2017-01-18 08:0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td id="suu4q"><option id="suu4q"></option></td><table id="suu4q"></table>
  • <sup id="suu4q"></sup>
  • qun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