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中心, 武漢 43006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無脈絡膜癥(CHM)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性視網膜疾病,表現為光感受器、視網膜色素上皮和脈絡膜的進行性退化。臨床表現為緩慢進行性夜盲及視野缺損,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眼底檢查技術的發展為臨床提供了更多輔助診斷和隨訪觀察的指標,二代測序技術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的診斷率,逐漸加深了對CHM發病機制及自然病程的認識。CHM基因治療的多項臨床試驗在十年內已經取得一定效果,在基因治療的載體優化、治療時間窗選擇及試驗不良事件的處理等方面均有重要進展。未來需要加深對CHM自然病程的認識,針對治療時間窗采取個性化的治療及終點評價指標。通過評估疾病嚴重程度的差異,針對不同階段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更有益于預后。

引用本文: 嚴江波, 沈吟. 無脈絡膜癥診斷技術及基因治療的新進展.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3, 39(9): 787-792.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20208-00071 復制

  • 上一篇

    繼發于視網膜靜脈阻塞的全層黃斑裂孔的研究進展
  • 下一篇

    中國遺傳性轉甲狀腺素蛋白淀粉樣變性患者眼部受累特征研究與進展